社保基金新进38股-花开四季
“黑天鹅”出没A股频受伤 食品医药已成事件高发地
2012年07月08日 08:33李扬帆重庆商报
正当沪指为保住2200点而苦苦支撑之时,“黑天鹅”再一次挥动起了那令人心
悸的翅膀,钼铜项目被叫停的宏达股份成为“黑天鹅”羽下的最新牺牲者。
回顾今年
以来的A股市场,从上海医药到伊利股份,从古越龙山到双汇发展,每一次“黑天
鹅”的“引吭高歌”都导致大批机构小散应声倒地,而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板块似
乎尤其受“黑天鹅”的青睐。
黑天鹅事件密集爆发
正当各路投资者尚未从2011年年底重庆啤酒“疫苗门”的泥潭中抽身上岸时,
“黑天鹅”的阴影便在2012年伊始笼罩A股市场,2011年威风八面的白酒板块沦为
今年“黑天鹅”羽下的第一批牺牲者-受“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在支付公务接待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而非现金”新规的影
响,高端白酒股集体大跌,1月4日~1月18日,贵州茅台股价累计下跌8.15%,
五粮液、泸州老窖在此期间也分别下跌7.79%、5.4%,而沪深300指数同期的涨幅
却达到3.26%。
而1月份白酒板块的狼狈遭遇也正式掀开了2012年“黑天鹅”肆虐
A股市场的序幕。
2月份,台湾地区最早引进镭射近视矫正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
宣布,由于近视矫正手术易产生后遗症,今后将不再做此类手术。
受此影响,爱
尔眼科在2月份后半段的跌幅超过6.17%。
3月份,新华社“定点爆破”,曝光汤臣倍健的螺旋藻片产品铅超标100%,短
短6个交易日,汤臣倍健的股价便从59元滑落至47.61元。
4月份,一场“毒胶囊”风暴席卷全国,包括白云山、通化金马等十余家上市公
司先后被卷入其中,停牌、跌停成为4月下旬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频频传出的字
眼。
5月份,电动车起火惨案令比亚迪的市值在5个交易日内蒸发50亿元;5月
23日,一条“涉嫌严重财务造假,遭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调查”的传闻又令上
海医药A股跌停,H股最深跌幅高达34%。
进入6月份之后,越来越多的“黑天鹅”落到
A股市场
头上,伊利幼儿配方乳粉
汞含量异常、古越龙山黄酒可能致癌、金陵药业注射液不良反应、双汇发展“蛆虫
门”、光明乳业“烧碱门”……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
两大行业备受纠缠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今年大多数“黑天鹅”事件都集中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等行业。
据本报数据中心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遭遇“黑天鹅”事件侵袭的个股总
共有38只,除了比亚迪、新华都、宏达股份、山煤国际等寥寥数股外,其余“黑
天鹅”股均与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脱不了关系。
海通证券分析师舒菱指出,衣食住行虽然不是老百姓开支最大的,却是最息
息相关的,老百姓的关注程度也最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行
业受到的政府和民间监管也相对较严,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可能暴露在舆论监督的
聚光灯下。
依照现在的趋势,这两个领域的突发事件会呈现集中爆发趋势,从某
种程度来说,这样的突然事件已经影响到了医药和食品这两个行业的防御功能。
广发证券分析师郑有利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医药行业
安全的深入认识,相关上市公司黑天鹅事件爆发更是非常突然。
生物医药板块重
大风险频发,但每个公司的原因都不一样。
总结其背后原因,主要是因为医药股
门槛高、技术含量高、行业细分多,导致投资者很难看清风险。
而食品安全问题
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掉下来斩杀相关行业个股的业绩和估值。
但
是,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板块未来的行业成长性高于大多数制造业将是大概率事
件。
黑天鹅未必全是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机构投资者在频频爆出的“黑天鹅”事件中受伤不浅,然而
部分机构投资者似乎却将“黑天鹅”事件的爆发视作抄底相关“受害股”的良机。
如因
主营产品脉络宁注射液出现临床不良反应而在6月26日跌停的金陵药业在当天获
得两家机构席位买入1849万元,因“涉汞事件”而在6月15日跌停的伊利股份同样
也获得3家机构席位买入4812万元。
既然机构投资者将“黑天鹅”事件视作抄底“受害股”的良机,那么普通投资者能
否有机会也在其中分一杯羹呢?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涛指出,在具体操作时,“黑天鹅”事件通常都有以下几个发
展变化阶段。
恐慌期:事件刚曝光,一周内市场下跌幅度一般在15%~20%。
发酵
期:曝光半个月到一个月,此时相关个股的股价下跌幅度通常都超过了20%,投
资人信心降至最低点,但“黑天鹅”事件的基本事实也将在此期间露出轮廓,部分利
空消息被过度解读的个股股价已基本触底。
观察期:曝光一个月到三个月,危机
事件逐渐淡出媒体焦点,投资人信心逐步恢复。
恢复期:曝光三到六个月,投资
者信心稳定,公司销售恢复情况进入最重要的阶段。
明朗期:曝光六个月以后,
投资人已经基本能明确判断公司基本面走势,此时常常伴随着报复性上涨或下跌。
从理论上而言,发酵期是介入“黑天鹅”个股的最佳时间点,但出于规避潜在风险的
角度,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等待事件已相对清晰的恢复期再予以适度布局。
通化金马等四公司成今年“黑天鹅”事件最大苦主
1 比亚迪:
E6电动车起火惨案
5月26日凌晨3点,深圳市一辆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在行驶中,被一辆跑车
从左后部剧烈撞击,失控后起火燃烧,车上3人无一生还。
5月28日比亚迪股价
下跌2.58%,公司股票市值在一天内蒸发15亿元。
尽管在5月29日,比亚迪方面
针对此事专门发布公告称:“车辆起火原因尚未确认,E6电动车搭载的电池符合国
家标准”,但仍无法阻止股价的单边下滑,其股价已从5月25日收盘的24.38元跌
至昨日收盘时的18.97元。
2 皇氏乳业:
虚假宣传风波
5月10日,皇氏乳业被曝出水牛奶奶源与产量严重不符;5月15日,又被曝
出消费者自购皇氏乳业水牛奶送检,结果显示皇氏乳业摩拉菲尔水牛奶营养成分
远低于产品说明。
5月19日,皇氏乳业官方对事件进行了澄清,声称可能是公司“遭
营销暗算”,不过即便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但并不能将消费者和媒体的立场立即扭
转。
二级市场上,虚假宣传事件发生后,皇氏乳业股价一路下探,5月26日,皇
氏乳业领跌食品股,6月8日,公司股价更是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11.8元。
3 通化金马:
毒胶囊事件
4月15日,央视曝出修正药业、长春海外制药等多个企业的13种药用铬超标
胶囊药物,其成分含有不可食用的工业明胶,被称为毒胶囊。
受牵连的上市公司
通化金马在4月23日跌停。
此后“毒胶囊”这场医药行业地震的余波不断扩散,5
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了铬超标胶囊药品的抽检结果,全国有254家
企业上榜,占到总抽检企业的12.7%,包括通化金马等十余家上市公司亦赫然在列。
4 伊利股份:
奶粉汞含量异常
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伊利股份()生产的个别全优2、
3、4段乳粉参照健康综合指标,产品汞含量有异常。
伊利股份在6月13日开始,
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奶粉全部召回。
受“含汞门”
事件影响,伊利股份继6月15日一字跌停后;6月18日再现断崖式下跌,全天放
量下跌4.71%。
“黑天鹅”出没A股频受伤 食品医药已成事件高发地
2012年07月08日 08:33李扬帆重庆商报
正当沪指为保住2200点而苦苦支撑之时,“黑天鹅”再一次挥动起了那令人心
悸的翅膀,钼铜项目被叫停的宏达股份成为“黑天鹅”羽下的最新牺牲者。
回顾今年
以来的A股市场,从上海医药到伊利股份,从古越龙山到双汇发展,每一次“黑天
鹅”的“引吭高歌”都导致大批机构小散应声倒地,而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板块似
乎尤其受“黑天鹅”的青睐。
黑天鹅事件密集爆发
正当各路投资者尚未从2011年年底重庆啤酒“疫苗门”的泥潭中抽身上岸时,
“黑天鹅”的阴影便在2012年伊始笼罩A股市场,2011年威风八面的白酒板块沦为
今年“黑天鹅”羽下的第一批牺牲者-受“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在支付公务接待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而非现金”新规的影
响,高端白酒股集体大跌,1月4日~1月18日,贵州茅台股价累计下跌8.15%,
五粮液、泸州老窖在此期间也分别下跌7.79%、5.4%,而沪深300指数同期的涨幅
却达到3.26%。
而1月份白酒板块的狼狈遭遇也正式掀开了2012年“黑天鹅”肆虐
A股市场的序幕。
2月份,台湾地区最早引进镭射近视矫正手术的台北医学大学眼科教授蔡瑞芳
宣布,由于近视矫正手术易产生后遗症,今后将不再做此类手术。
受此影响,爱
尔眼科在2月份后半段的跌幅超过6.17%。
3月份,新华社“定点爆破”,曝光汤臣倍健的螺旋藻片产品铅超标100%,短
短6个交易日,汤臣倍健的股价便从59元滑落至47.61元。
4月份,一场“毒胶囊”风暴席卷全国,包括白云山、通化金马等十余家上市公
司先后被卷入其中,停牌、跌停成为4月下旬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频频传出的字
眼。
5月份,电动车起火惨案令比亚迪的市值在5个交易日内蒸发50亿元;5月
23日,一条“涉嫌严重财务造假,遭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联交所调查”的传闻又令上
海医药A股跌停,H股最深跌幅高达34%。
进入6月份之后,越来越多的“黑天鹅”落到
A股市场
头上,伊利幼儿配方乳粉
汞含量异常、古越龙山黄酒可能致癌、金陵药业注射液不良反应、双汇发展“蛆虫
门”、光明乳业“烧碱门”……正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
两大行业备受纠缠
从以上记录可以看出,今年大多数“黑天鹅”事件都集中在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等行业。
据本报数据中心的初步统计,今年以来遭遇“黑天鹅”事件侵袭的个股总
共有38只,除了比亚迪、新华都、宏达股份、山煤国际等寥寥数股外,其余“黑
天鹅”股均与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行业脱不了关系。
海通证券分析师舒菱指出,衣食住行虽然不是老百姓开支最大的,却是最息
息相关的,老百姓的关注程度也最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行
业受到的政府和民间监管也相对较严,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可能暴露在舆论监督的
聚光灯下。
依照现在的趋势,这两个领域的突发事件会呈现集中爆发趋势,从某
种程度来说,这样的突然事件已经影响到了医药和食品这两个行业的防御功能。
广发证券分析师郑有利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医药行业
安全的深入认识,相关上市公司黑天鹅事件爆发更是非常突然。
生物医药板块重
大风险频发,但每个公司的原因都不一样。
总结其背后原因,主要是因为医药股
门槛高、技术含量高、行业细分多,导致投资者很难看清风险。
而食品安全问题
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掉下来斩杀相关行业个股的业绩和估值。
但
是,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板块未来的行业成长性高于大多数制造业将是大概率事
件。
黑天鹅未必全是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机构投资者在频频爆出的“黑天鹅”事件中受伤不浅,然而
部分机构投资者似乎却将“黑天鹅”事件的爆发视作抄底相关“受害股”的良机。
如因
主营产品脉络宁注射液出现临床不良反应而在6月26日跌停的金陵药业在当天获
得两家机构席位买入1849万元,因“涉汞事件”而在6月15日跌停的伊利股份同样
也获得3家机构席位买入4812万元。
既然机构投资者将“黑天鹅”事件视作抄底“受害股”的良机,那么普通投资者能
否有机会也在其中分一杯羹呢?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涛指出,在具体操作时,“黑天鹅”事件通常都有以下几个发
展变化阶段。
恐慌期:事件刚曝光,一周内市场下跌幅度一般在15%~20%。
发酵
期:曝光半个月到一个月,此时相关个股的股价下跌幅度通常都超过了20%,投
资人信心降至最低点,但“黑天鹅”事件的基本事实也将在此期间露出轮廓,部分利
空消息被过度解读的个股股价已基本触底。
观察期:曝光一个月到三个月,危机
事件逐渐淡出媒体焦点,投资人信心逐步恢复。
恢复期:曝光三到六个月,投资
者信心稳定,公司销售恢复情况进入最重要的阶段。
明朗期:曝光六个月以后,
投资人已经基本能明确判断公司基本面走势,此时常常伴随着报复性上涨或下跌。
从理论上而言,发酵期是介入“黑天鹅”个股的最佳时间点,但出于规避潜在风险的
角度,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等待事件已相对清晰的恢复期再予以适度布局。
通化金马等四公司成今年“黑天鹅”事件最大苦主
1 比亚迪:
E6电动车起火惨案
5月26日凌晨3点,深圳市一辆比亚迪E6电动出租车在行驶中,被一辆跑车
从左后部剧烈撞击,失控后起火燃烧,车上3人无一生还。
5月28日比亚迪股价
下跌2.58%,公司股票市值在一天内蒸发15亿元。
尽管在5月29日,比亚迪方面
针对此事专门发布公告称:“车辆起火原因尚未确认,E6电动车搭载的电池符合国
家标准”,但仍无法阻止股价的单边下滑,其股价已从5月25日收盘的24.38元跌
至昨日收盘时的18.97元。
2 皇氏乳业:
虚假宣传风波
5月10日,皇氏乳业被曝出水牛奶奶源与产量严重不符;5月15日,又被曝
出消费者自购皇氏乳业水牛奶送检,结果显示皇氏乳业摩拉菲尔水牛奶营养成分
远低于产品说明。
5月19日,皇氏乳业官方对事件进行了澄清,声称可能是公司“遭
营销暗算”,不过即便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但并不能将消费者和媒体的立场立即扭
转。
二级市场上,虚假宣传事件发生后,皇氏乳业股价一路下探,5月26日,皇
氏乳业领跌食品股,6月8日,公司股价更是创下上市以来的新低-11.8元。
3 通化金马:
毒胶囊事件
4月15日,央视曝出修正药业、长春海外制药等多个企业的13种药用铬超标
胶囊药物,其成分含有不可食用的工业明胶,被称为毒胶囊。
受牵连的上市公司
通化金马在4月23日跌停。
此后“毒胶囊”这场医药行业地震的余波不断扩散,5
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了铬超标胶囊药品的抽检结果,全国有254家
企业上榜,占到总抽检企业的12.7%,包括通化金马等十余家上市公司亦赫然在列。
4 伊利股份:
奶粉汞含量异常
6月1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发现,伊利股份()生产的个别全优2、
3、4段乳粉参照健康综合指标,产品汞含量有异常。
伊利股份在6月13日开始,
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内生产的全优2、3、4段奶粉全部召回。
受“含汞门”
事件影响,伊利股份继6月15日一字跌停后;6月18日再现断崖式下跌,全天放
量下跌4.71%。
买基金 期限 费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视频
中美联合基金会-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基金份额注册登记-清明节股市休市安排
量化基金是什么意思-陈奕雯
基金会是什么意思-909路公交车路线
阳光私募基金优点-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
天天基金购买基金-通城县中医院
中农基金 国有限-查询机票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可能暴露在舆论监督的聚光灯下
相关上市公司黑天鹅事件爆发更是非常突然
新华社“定点爆破”
技术含量高
一周内市场下跌幅度一般在15%~20%
今年以来遭遇“黑天鹅”事件侵袭的个股总共有38只
投资人已经基本能明确判断公司基本面走势
五粮液
结果显示皇氏乳业摩拉菲尔水牛奶营养成分远低于产品说明
2 皇氏乳业: 虚假宣传风波 5月10日
不过即便公司发布澄清公告
跌停成为4月下旬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频频传出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