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1·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
始意义,是与词形相应的能有文献资料证明的词的最古意义。
(P90
—91)
2·古代汉语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
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
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
类。
(P295)
3·意念被动句: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这种被动表示法的特点是
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
理解。
(P301倒数第二段)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
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p280)
5·六书: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在
《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字。
他说:“一曰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
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
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P73)
6·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P281)
二·填空题
1·说文解字(P546 作者历史地位收字 P546~P547那一段)
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九千
三百五十三个,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
《说文解字》收录汉代
能见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
手中所
收的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每字先说字义,后释形体。
2·“劝“的本义、引申义、本义的例子(P112)
(1)本义是勉励、鼓励的意思,《说文》:“劝,勉也。
”《管子·立政》;
“劝勉百姓。
”(2)引申义是劝说,由劝勉之义引申而来的。
《史记·商
君列传》:“劝秦王显岩穴之士。
”
3·说定义写名称(P73)
难,本是鸟名(《说文》:“难,鸟也。
”),借用作“难易”的难;
权,本是树名(《说文》:“黄华木。
”)借用作“权衡”、“权力”的权;
而,本是胡须(《说文》:“须也,象形。
”)借用作表示语法关系的连
词。
4·词义的引申方式(P93 两种)
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近引申义,也叫直接引申义,由引申义
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远引申义,也叫间接引申义。
5·根据六书分析某个字的构字类型、本义(373)
脩字从月(肉)攸(you)声,本义是乾(qian )肉,古人用来送礼。
《论
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
古今异义异同:沽、酤、游、
沽除了指酒外,也可指玉器;酤只能指酒。
游只能跟水有关,可指水,
也可指陆地。
6·形声字由哪两部分构成?声符表示什么?形符表示什么?
形声字是由形符(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形符表示意义范畴,
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7·古书中的注音方式:直音、反切、叶音(xie)、反切的原理、毛,
莫袍切(P67-68)
(1)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
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莫”的声母是m
和“袍”的韵母、声调ao,合起来就是mao,正是“毛”字的读音。
(2)
直音法是用同音字来注音。
(3)叶音法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
它
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
8·古今词义的差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84-85 4个)范围变化、
词义轻重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如:马、牛、羊。
(2)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就是说,有一些词,从形体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如,
绸,古意是缠绕的意思,现在有“未雨绸缪”这个词,但已不是缠绕
的意思了。
(3)古今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扩大。
一个词的今义范围
比古义大就是“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小
就是“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一个词的词义由原来的范围转移到新
的范围中叫做“词义转移”。
(4)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词义的
-
-
-
-
-
-
-
-
发表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
假借者
6·形声字由哪两部分构成?声符表示什么?形符表示什么? 形声字是由形符(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
以见指撝
假借
引申义
上字取声母
也叫间接引申义
莫袍切”
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
5·根据六书分析某个字的构字类型
依声讬事
由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为远引申义